導讀
大型西藏人文紀錄片《布達拉宮》最近在騰訊視頻網站熱播,開播首日,熱度值突破14000,評分高達到9.5分,成為今年一大爆款紀錄片。片中精彩的畫面、繽紛的色彩、生動的故事、磁性的配音、充滿哲理的解說詞、深邃的思想內涵深深吸引了觀眾。
布達拉宮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這部紀錄片,用數字技術把布達拉宮的建筑、文物以及保護和技術傳承的方式記錄下來,從文物保護角度來看,意義非常重大。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就北京中軸線等單位申遺成功對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讓文化和自然遺產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布達拉宮是西藏標志性的文化符號,它匯聚了西藏傳統文化的精華,是眾多中外游客心神向往的旅游勝地。但每年接待的游客數量非常有限,每天限流5000人,一年也就100多萬。還有高原氣候條件限制,許多人只能望而卻步。
用高清技術拍攝布達拉宮,讓更多的人身臨其境般地觀賞這座無與倫比的建筑和珍藏的精美文物,體驗蘊含的深刻文化內涵,既能滿足廣大觀眾的心愿,也有利于文物保護和宣傳西藏優秀傳統文化,更能滿足講好中國故事的需要。
紀錄片《布達拉宮》畫面精美,故事生動,文化內涵豐厚,采用了讓人易于接受的溫和表達方式。滿足了許多國外觀眾喜歡藏文化的需求,對于宣傳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和非遺保護成果,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海外傳播,消除國際上一些錯誤言論的影響,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要拍好《布達拉宮》這部題材特殊,涉及西藏歷史、民族、宗教和西藏傳統文化、非遺保護與傳承等諸多領域的紀錄片,不僅需要主創團隊熟練掌握和駕馭藏文化內容,還要克服西藏高寒缺氧的艱苦條件,特別是在三年疫情的特殊情況下的執著和堅守。
2016年,國家民委就批準了拍攝《百集專題紀錄片·民族文化之旅》,紀錄片《布達拉宮》是該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
表現布達拉宮精美建筑、文物和維護它的傳統技藝,都涉及西藏傳統文化和眾多學科領域,歷史與現實、文化與宗教交織,駕馭這個題材著實不易。
布達拉宮是個歷史建筑。講述它的前世今生,必然涉及許多歷史和現實內容,這就涉及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評價,以及西藏與祖國內地的關系。這些問題比較復雜,如果繞開這些內容,就體現不了布達拉宮的歷史厚重感。
再如西藏傳統文化與宗教。布達拉宮的一些建筑和文物,眾多的佛像、雕塑、壁畫等等,既反映了宗教內容,也表現了古代工匠的精彩技藝和文物迷人的魅力。
紀錄片《布達拉宮》的構思獨特,它采用了宏大敘事與小人物故事相結合的方法,巧妙地把歷史與現實、議論與敘事結合起來。如在展現布達拉宮建筑的多彩面貌和雕塑、壁畫等文物的迷人魅力的同時,展示非遺傳承的成果及創新。在展示西藏悠久歷史的同時,反映與祖國不可分割的關系;在展示藏文化的多彩風姿的同時,體現中華文化的一體性;在介紹與文物有關的藏傳佛教的同時,呈現先哲對世界的認識與中華傳統文化相融的價值觀念;在講述與宗教相關的神話傳說故事時,揭示其社會背景和文化內涵。
紀錄片展示了許多西藏傳統文化的獨有元素,如布達拉宮建筑的地壟、阿嘎土、白瑪草墻、牦牛布門簾,利瑪銅、銅鎏金、藏紙藏墨的制作工藝等等。還有一些風情濃郁的民俗文化,如藏歷年、潑甜墻等等,反映了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上的獨特生存智慧。同時,又無處不在地體現著祖國內地文化的深厚影響。如中國年、中國結、中國龍、金頂的斗拱建筑等等。在展示藏文化獨特性的同時,展示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以及中華民族共享的價值觀念。在傳承傳統技藝的同時,也運用一些先進科技。這些內容,充分體現了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表現了藏文化與時俱進,以獨特的創造,豐富了中華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紛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輝映,中華文化歷久彌新,這是今天我們強大文化自信的根源。”紀錄片《布達拉宮》既展示了布達拉宮和西藏傳統文化的特殊魅力和非遺傳承現狀,展示了西藏悠久的歷史、新中國對布達拉宮文物保護所取得的成果以及西藏當代人民的生活,也充分彰顯了藏文化與內地文化的深度交融。這對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堅定文化自信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充分體現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大意義。
(來源:國家廣電智庫微信公眾號,作者羅黎明系國家民委原副主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