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青海省委統戰部主辦,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會協辦,青海省民宗委、省社科院和海北藏族自治州承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論壇在西寧舉行。這是一場理論的盛宴,不僅大咖云集,而且在論壇開幕前,44位與會專家學者利用6天時間分批深入青海省七個市州,開展民族宗教工作專題調研,形成63篇論文,保證了論壇的含金量;這是一場緊扣青海當地實際的大討論:生態保護如何與經濟發展兼顧,如何應對牧區社會治理面臨的挑戰;這也是一場民族地區基層社會治理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創新案例的大薈萃,從四川互嵌式社區的打造到貴州的民族團結食堂、村超、村BA,引發現場熱烈討論。
青海是中華水塔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長江、瀾滄江的三江源頭。與會專家指出,青海的生態治理實踐是一幅多元共治、全民參與的生動畫卷,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圖為8月21日,航拍瀾滄江東源孜曲。中新社記馬銘言攝
從理論到實踐
本次論壇設一個主會場、四個分會場。主旨演講嘉賓陣容強大:全國人大常委會民族委員會原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丹珠昂奔,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人類學學會會長郝時遠,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教授班班多杰、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王延中等。聽完他們的發言,青海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副教授薛南認為受益匪淺,其中讓她感觸最深的是王延中教授的一句話——要改變“只有民族學關于‘民族’的理論等于‘民族理論’”的舊思維。“因為我的研究也涉及到高等教育和學科建設方面,王延中老師提到要形成多學科共同參與研究,關于民族與民族、民族與國家、民族自身發展規律和趨勢的新格局,對于我們未來學科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
這場論壇不僅有理論高度,還有實踐深度。不少與會專家的話題緊扣當地實際,其中青海的生態問題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青海是中華水塔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長江、瀾滄江的三江源頭,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是青海對全國人民的承諾。
丹珠昂奔曾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的制定與實施討論。在本次論壇上,他回憶道,當時就有人對保護法出臺后高原經濟如何持續發展表示擔憂。“我們既要完成中國式現代化,又要保證‘一江清水向東流’,所以在生態治理這件事情上,我們的舉措都需要系統辯證、統籌監管,擇時、擇機、擇善而行。比如,青海需要尊重并總結高海拔地區畜牧業的特點,不能用管工業的方式管農業,也不能用管農業的思維管牧民,更不能將低海拔地區的農牧經驗套用在高海拔地區的發展中。”
“生態文明建設應遵循自然規律,將人與自然視為生命共同體,同時探索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這是當下各民族共同的生態價值觀。共享價值觀也增強了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青海省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婧梅表示。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毛江暉在發言中指出,青海在生態治理的過程中,巧妙地將民族團結的理念融入其中,實現了生態與民族的雙重發展。“青海的生態治理實踐是一幅多元共治、全民參與的生動畫卷,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
“作為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三江源的青海省,在生態保護中始終貫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民族工作要求和應有之義。”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濤說。
近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論壇在西寧舉行。圖為論壇結束后,部分與會者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考察調研。(中共海北藏族自治州委統戰部供圖)
從本地經驗到他山之石
本次論壇,不少專家以青海下轄的州市為例,剖析它們在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方面的亮點,以及面臨的問題。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實習員馬進梅介紹了海北藏族自治州在基層社會治理方面的創新舉措。如以“紅色物業”為依托,組建物業糾紛調解專家庫和智囊團,對物業疑難復雜糾紛“把脈問診”;祁連縣在牧區推行“千崗萬哨+紅色管家”隊伍,讓“有事兒找管家”成為群眾解決身邊難題的有效途徑;為普法打造“草原模擬法庭”“法律大篷車”品牌,探索“好事壞事積分制村規民約”等。
還有一些專家則為青海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提供了“他山之石”。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書記、所長、研究員耿靜帶來四川打造互嵌式民族社區治理體系的創新實踐。青海省社會科學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員胡芳則分享了自己在貴州考察調研的成果,詳細介紹了貴州打造“黔酒”“黔茶”“黔繡”等“黔”系列品牌,培育特色產業;建設“民族團結食堂”;全民參與、共創共建“村BA”“村超”,成為貴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陣地。她同時建議,青海可借鑒貴州經驗,把已有的“幸福食堂”升級改造成“民族團結食堂”,打造推出青稞酒、青繡、青酸奶等“青系列”民族文化產業品牌,同時將河湟花兒會、玉樹賽馬會等傳統節日盛會打造成展現和宣傳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平臺。
生態管護員與愛心超市
論壇結束后,主辦方專門安排了一天的調研行程。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兼顧的問題已經找到了部分答案。
海北有一支由各族民眾組成的生態管護員隊伍,他們每天騎上摩托,到責任片區巡查,撿拾垃圾、修補圍欄、宣傳防火,有一份穩定的工資。通過設置這樣的生態管護公益性崗位,越來越多的牧民群眾從曾經的生態利用者成為生態保護的受益者、宣傳員。
“只要規范管理,生態和發展問題就能兼顧。從實踐經驗上看,把民族工作和生態保護、民生保障、鄉村振興等工作結合起來,效果非常好。”中共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公保才旦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青海已有14.6萬牧民放下了牧鞭,當上了管護員,吃上了“生態飯”。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果洛藏貢麻村,有這樣一個超市,村民在這里購買洗衣液、衛生紙等生活用品不用錢,而是用參加環境衛生整治、鄰里糾紛調解等“做好事”的方式獲得的“積分”。截至去年10月底,青海已在全省各地推廣建成愛心(慈善)超市985個。青海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阿琪說:“這種模式能調動起群眾的主人翁意識,讓群眾在獲得實惠的同時,增強自身認同感和獲得感,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在本次論壇的開幕式上,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班果表示:“民族團結進步在青海具有悠久歷史傳承、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實踐積淀,青海是新時代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的典型樣本。希望專家學者認真總結青海的實踐經驗和創新做法”。
兩天的論壇,內容充實,角度多元,精彩紛呈。青海省社科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完瑪冷智在閉幕式上作總結發言,稱這是“一次高規格的專家辯論對策、學術成果集中、政學兩界互動、理論聯系實際、總結地方經驗的主題活動”,希望在中國社科院、藏研中心的支持下,今后舉辦全國性、常態化、前沿性的學術研究,為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助力。
(來源:《中國新聞》報,作者:尹李梅)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